中心动态
中国宏观经济系列讲座104期简讯
发布时间:2019-04-03 浏览次数:

2019年3月27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袁志刚工作室、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系列讲座第104期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514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郭学琦博士报告了Itamar Drechsler,Alexi Savov和Philipp Schnabl的工作论文' Banking on Deposits: Maturity Transformation without Interest Rate Risk'。


文章介绍:
银行存在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进行期限匹配,即从储户地方吸收短期存款并对企业进行长期贷款。这一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向提供了企业长期信贷与储蓄短期存款之间的期限搭配。在标准的模型中,银行通过期限转换来获取长短期利率之间的利差——即期限溢价,但这会使得银行承受利率波动风险。当短期利率突然上升时,会使得银行的利息支出相对于利息收入增加,使得银行NIM(净息差)下降,进而银行需要变现资产来给储户付息以避免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因此,利率风险也被视为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也正是由于利率风险,才能解释货币政策在银行系统的传导。

但是在本文中,作者证明了尽管银行的资产与负债之间存在非常大的期限错配,但事实上银行几乎不承担利率风险,相反期限错配反而是帮助银行降低了所承担的利率风险,原因在于银行拥有的存款特权。首先,存款特权给予银行在存款市场的垄断能力,使得银行可以以一个低且对市场短期利率不敏感的存款利率来吸收存款;其次,为了维持在存款市场的垄断能力,银行需要支出高额的沉没成本用于扩大网点规模、员工薪水以及维持储户关系等。这个成本尽管很高,但与市场短期利率并不怎么相关。

所以总的来说,银行在成本端的支出都是与短期利率不尽相关的。因此,为了对冲,在资产端,银行也会持有长期的固定利率资产。同时,因为银行吸收存款的体量之大,因此银行资产部分中长期资产的体量也会很大。这样看似非常严重的期限错配实际上帮助银行隔离了利率风险。


在实证过程中,作者构建了银行的利息支出、收入以及ROA敏感性系数来衡量市场短期利率波动对银行利息收支变动的影响程度,发现银行会很好地匹配他们在利息收支端的敏感性以规避利率风险。在资产结构中,利息支出敏感性越弱的银行(存款市场垄断能力越强)其资产端的久期越大,意味着持有更多的长期资产。在资产结构方面,利息支出敏感性越弱的银行会持有更大比例的有价证券。关于存款市场垄断能力的验证,作者计算了每家银行的赫芬达尔指数,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银行的赫芬达尔指数(赫芬达尔指数越高意味着存款市场垄断能力越强)与其利息支出敏感系数之间是显著负相关的。



MORE  >>
通知公告
MORE  >>
研究成果
联系我们


地  址:上海市国权路600号
邮  编:200433
E-mail: essrc@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