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小马:回首调研
发布时间:2005-11-28 浏览次数:

  在岁末年终的寒冬里,在奉贤这样一个上海市的边缘的郊区,在老师和同学的欢声笑语中,中心的“上海市居民生活调查”工作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感动于中心老师们的关怀备至和以身作则,感动于同学们的精诚合作和那如火的工作热忱,更感谢中心给我们这些平素习惯从纸上到纸上的同学感受底层真实生活的难得的机会。记得在一次聚餐时,陆老师说过,这次调研对我们这两届同学来说(至少这么大规模的)可能就这一次。想来也是人生的一场际遇,既然机会难得,所以大家也倍加珍惜。我想就这次调研来说,并不止于它本身的学术意义,多年以后我们回首今天,也许我们会领悟到,我们以及我们周围人的生活可能仅仅是真实生活的很小的一部分,在奉贤,在上海市城郊,在中国千千万万个乡村,还有代表了中国的草根阶层的另一种生活。当我们这样宏观的去看一些事情的时候,也许我们的心态能更加平和,除了关心自己和家人以外,能多些忧患意识,多些平民情节。

  1)2005年11月19号,我们一行六人走访了位于浦东新区唐镇居委的虹四村.因为商业用地开发,这个村子只剩下三个小队没有拆迁.村子现在规划的很好,笔直的十字街道,家家几乎都是漂亮的两层小楼.村前一条小河,河面上不时有机动船驶过.这一天我一共采访了五户人家.问到他们当时没有拆迁后不后悔,他们大多数表示当时没有拆迁今天看来非常幸运.因为今天的征地补偿标准比当时拆迁的几个小队高多了.理性的村民开始尽可能多的造房,他们知道拆迁是早晚的事,所以宅基地越多,补贴越多.可想而知,最早迁出去的几个小队的村民肯定是既羡慕又无奈.这也凸显了当前征地补偿标准混乱,补偿不公正的局面.村子的被征地大部分用作工厂用地,这些工厂基本上是外资和合资企业性质的.外来务工人员白天在这些工厂上班,晚上则住在这些村民建的出租房里,所以房租收入在虹四村村民的家庭收入里面占了很大一部分.对比其它几个采访的村庄,这个村子的居民生活质量属于较好的一类.

  2)我们的第二站是位于虹四村邻近的王港村.王港本来也是个镇,后来区划调整,划到了唐镇下面,所以王港可以说是一个大村,我们每人大概分到了15个样本.该村基本上都是拆迁后的居民户.我们的调查对象相对集中到三个社区.刚到小区时的印象和上海市内的住宅区没有什么区别,仅仅是楼房略显破旧.但当我们深入采访时才感触到,在由村民到社区居民的角色转换中,村民的生活质量很难说有多大的改善.以宏伟小区的这个三口之家为例,男女主人都是50岁上下的年龄,家庭自拆迁到小区后二人始终找不到工作.女主人每月从政府领取440元的征地补偿金,男主人则领取每月290元的失业补贴.儿子已经24岁了,还没有结婚,靠在外面打零工补贴家用.他们家庭生活很节俭,问到服装鞋帽一项的年支出时,女主人显得很无奈.但是我看得出她又不好意思说一年之中一件新衣服都不买,最后勉强告诉我大概有200元.在王港,象这样的双失业的家庭还有很多.当初的征地补偿刚刚够购置新房,装修又动用了多年的家庭积蓄,所以这些家庭实际的生活质量情况真的不好.问到一个叔叔为什么不出去找工作时,他表示工作难找,打零工有时甚至没有一个月的征地劳保金多.于是小区的人大都很闲散.他们一天的生活通常是这样:上午出去到街上买点菜之类的东西,吃过午饭就三五成群的搓麻将.阿姨们说,一年之内到上海最多也就两三次.我心里想,这不就是在上海吗,可见在这些叔叔阿姨的内心里,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方距离他们真的好远.

  一个个家庭采访下来,心里沉甸甸的.(在这几个小区还有个奇怪的现象,好多私营企业的老板在这里买了房,因此可以看到小区里面也有些轿车停放,但这些老板基本上和同一小区的居民是两个世界的人.那些卖房的人多数是原来村里的干部和一些富裕的人家,村民说他们在川沙有房子,所以就把这里的房子出租或卖了出去)

  3)接下来是唐镇村.唐镇村因为就在镇上,居民的生活情况相比王港要好一些。在我调查的12个家庭样本里,收入来源比较多样化。有租房的,家里开工厂的,在上海市内上班的等等,当然也有生活很拮据的,但是当仔细询问他们时,实际上他们还是有很多经济来源的。比如一个两口之家,虽然从村办工厂退休多年,但是儿女都在上海市上班,会定期给两位老人钱花。相对难调查的倒是那些家里比较富裕自己在开工厂的家庭。他们基本上对我们的采访持防范心理。所以这些对家庭调查的数据(涉及家庭收入及财产的项目)应该偏小。

  4)在奉贤,我们去的是离区中心不足两站公交车路程的曙光第一居委。这里的居民户基本上也是1998年前后拆迁过来的。可能是离区政府较近的缘故,这里的两个小区较之王港的三个小区面积要大,规划也更规范一些。这里的家庭的生活参差不齐,遇到的情况有:三口之家,父母均40岁左右,女儿12岁,家庭年收入有25万多,女主人不仅在保险公司上班,同时还干个体,经营服装生意,150多平米的房子有四台空调,今年家里刚刚添置了轿车。而同样是三口之家,另一家的孩子父母离异,从小和爸爸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孩子在华东师大读大三,父亲的月收入不足1000,因为家庭拮据,孩子每年开学时都要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家里没有太象样的家用电器,爷爷奶奶都是很普通很善良的人。奶奶听说我们是研究生,就满脸期待的说孙女明年也考研究生。而爷爷以为我们是政府派来发放困难家庭补贴的,不住的说要我们帮帮他的孙女,要向“上面”反映一下。我临走时想起一句话:“幸福的家庭有相似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不幸。”

  一件事情行将结束时,变成文字可能是最好的记忆。调研结束了,说实话,我们去的地方并不多,也没有刚开始时想象的那么辛苦。就业援助员阿姨都是很配合很善良的人,她们的帮助使我们的效率提高了不少。真的很感谢这些阿姨。当然,也有些不尽如意的地方,比如随机抽样的选取,调查中沟通交流的技巧,问卷的更合理的设计等等,这些都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时间好快,转眼又是一年了。我们的调研生活虽然只持续了短短一个月,但背后却倾注了中心老师长时间的心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感谢老师同学一起愉快走过的日子,相信调研的数据不仅能做出很好的文章,也能对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从而使那些在底层艰难前行的人们受益!
 

MORE  >>
通知公告
MORE  >>
研究成果
联系我们


地  址:上海市国权路600号
邮  编:200433
E-mail: essrc@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