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袁志刚,“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经济的表现与走势”,《解放报(思想者)》,2008年第1期。
2. 袁志刚和邵挺,“全球化进程中的基本矛盾与协调机制” ,《学术月刊》,2007年第11期。
3. 袁志刚和樊潇彦,2008,《宏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4. 陆铭的论文“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Evidence from within China”(与万广华、陆铭合作)被收入于由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出版的新书Understanding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5. 陆铭,2007,《劳动和人力资源经济学——经济体制与公共政策》,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6. 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2007,《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经济研究》,第1期,4-16页(首篇)。(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
7. 陆铭,2007,《印度:令人愉快的混乱》,《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3月2日。
8. 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2007,《改革跨越“大国难题”》,《社会科学报》,2007年3月8日。
9. 陆铭,《现实•理论•证据──经济学研究之我见》,《学位》,2007年第1期,29-31页。
10. 陆铭、田士超,《收入差距的负面影响及预警体系构建》,《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9-13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7期转载。)
11. 陆铭、陈钊,2007,《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载复旦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全球化与中国发展》,世界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31-49页。
12. Ding, Weili and Ming Lu, 2007, “Are Equity and Efficiency Irreconcilable Goals in Education? A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Basic Education Finance in China,”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2): 163-180.
13. 陆铭、蒋仕卿,2007,《反思教育产业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政策》,《世界经济》第5期,44-51。
14. 陆铭,《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及其世界意义》,《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6期,21-22页。
15. 田士超、陆铭,《教育对地区内收入差距的贡献:来自上海微观数据的考察》,《南方经济》,,2007年第5期,12-21页。
16. 张爽、陆铭、章元,《社会资本的作用会被市场减弱还是加强?──来自中国农村贫困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季刊)》,2007第6卷第2期,539-560页。
17. 陆铭、陈钊、杨真真,《平等与增长携手并进──一个基于收益递增的策略性劳动分工模型》,《经济学(季刊)》,2007第6卷第2期,443-468页。
18. 陆铭、张爽,《“人以群分”:非市场互动和群分效应的文献评论》,《经济学(季刊)》,2007第6卷第3期,991-1020页。
19. 陆铭、蒋仕卿,2007,《推动公平就业迫在眉睫》,《中国财经报》,2007-06-27。
20. 陆铭、蒋仕卿,《重构“铁三角”: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管理世界》,2007年第6期,14-22页。
21. 陆铭、陈钊、王永钦,《分流与聚合──用基于合约理论的发展经济学解释中国历史》,载黄少安主编,《制度经济学研究》第15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
22. Chen, Min, Qihan Gui, Ming Lu and Zhao Chen, 2007, “Economic Opening and Domestic Market Integration,” in Ross Garnaut and Ligang Song (eds.), China: Linking Markets for Growth, Asia Pacific Press, 369-393.
23. 孟昕、陆铭、陈钊,2007,《“劳动力短缺”时代还没到来》,《解放日报》,7月25日。(《中国财经报》2007年9月18日,以《劳动力短缺时代远未到来》为题转载。)
24. 陆铭,《就业问题:失业有多严重的问题》,《社会科学报》,2007年8月2日。
25. 陆铭,《< 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评介》,《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8期,118-119。
26. 陈钊、陆铭,《转型的终结?——再论作为经济发展阶段之函数的政府功能》,《学术月刊》2007年第10期,75-80页。(《新华文摘》,2008年第1期转载。)
27. 陆铭,2007,《经济学与生活的智慧——兼谈如何体悟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评论》,第3卷,第3期,83-88页
28. 王永钦、陆铭,《千年史的经济学:一个包含市场范围、经济增长与合约形式的理论》,《世界经济》,2007年第10期,76-85页。
29. 陆铭、张爽、章元,2007,《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新挑战:市场化削弱了社会资本的作用?》,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30. 陈敏、桂琦寒、陆铭、陈钊,2007,《经济开放与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来自中国经济转型的证据》,载Ross Garnaut、宋立刚主编《中国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09-334。
31. 陈敏、桂琦寒、陆铭、陈钊,《中国经济增长如何持续发挥规模效应?──经济开放与国内商品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7卷,第1期,125-150页。
32. Jeemol Unni and Ming Lu, 2007, "Informal Employment in India and China," The Indian Journal of Labour Economics, Vol 50, No. 3.
33. Wan, Guanghua, Ming Lu and Zhao Chen, 2007,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within China,” in Guanghua Wan (ed.), Understanding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Palgrave Macmillan.
34. 刘永平、陆铭,《从家庭养老角度看老龄化的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世界经济》,2008年第1期,65-77页。
35. 陆铭,《牺牲经济集聚度 区域难以平衡发展》,《上海证券报》,2008年1月23日。
36. 陆铭、蒋仕卿,2008,《反思教育产业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政策》,载复旦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公共服务与中国发展》,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37. 陆铭,《上海人口密度偏低 人口规模偏小》,《上海证券报》,2008年2月14日。
38. 陆铭,田士超,《显性失业还是隐性就业?——来自上海家庭调查数据的证据》,《管理世界》,2008年第1期,48-56页。
39. 陈钊、陆铭,《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21-32页。
40. 陆铭,《抓住内部机遇 缓解外部失衡》,《上海证券报》,2008年3月7日。
41. 陆铭,《乐见土地跨地区“交易”一举数得》,《上海证券报》,2008年3月12日。
42. 陆铭,《什么妨碍了市场的平等交易》,《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第9期,64-65。
43. 陆铭,《究竟谁来决定劳动工作时间?》,《解放日报(对话专栏专访)》,2008年4月1日。
44. 陆铭,《反垄断法有个最大软肋》,《上海证券报》,2008年4月14日。
45. 陈钊、陆铭、许政,《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四大认识误区》,《暸望东方周刊》,2008年第15期,64-65页。(《新华每日电讯》,2008-04-13转载,题为《都说劳动力是“红利”,可城市为何还限制流入?》)
46. Zhao Chen, Ming Lu and Junzhi He, 2007, “Power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Entrepreneurs: Evidence from Liuzhou, Guangxi, China,” working paper, Fudan University.
47. 陈钊、陆铭、何俊志,2008,《权势与企业家参政议政:一项实证研究》,《世界经济》,即将发表。
48. 封进,余央央,2008,“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市场化、激励机制和政府的作用”,《世界经济文汇》第1期。
49. 封进,余央央,2008,“补贴供给还是补贴需求:中国医疗改革中的政府补贴”, 《中国改革》第3期。
50. Feng J., B. Qin, Y. Yangyang, 2008, Wealth, Education, and Demand for mecial Care____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 Book Chapter of “Human Investment in Rural China”, forthcoming.
51. 张涛、王学斌和陈磊,2008,公共设施评价中的异质性信念与房产价,《经济学(季刊)》
52. 封进、李珍珍,2007,“社会医疗保险中的补贴制度安排:对中国农村的研究”,复旦大学社会保障与就业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53. 封进、胡岩,2007,“中国城镇劳动力的提前退休行为” ,复旦大学社会保障与就业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54. 余央央、封进,2007,“预防保健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跨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复旦大学社会保障与就业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55. 何立新、封进和佐藤宏,2007,“养老保险改革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中国的经验研究” ,复旦大学社会保障与就业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56. 樊潇彦、袁志刚、万广华:“收入风险对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一项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7.4
57. 张涛、陈磊 和王学斌,融资模式、信息协调与技术采用,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