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中国宏观经济学系列讲座132期简讯
发布时间:2020-09-11 浏览次数:

2020年9月9日上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袁志刚工作室、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和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学系列讲座132期在上海市发展研究中心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胡天恩主持。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张鹏飞博士作了主题“数字贸易与新比较优势”的报告。张鹏飞博士指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贸易对传统经济理论、模式以及贸易方式等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必须充分重视对数字贸易发展的研究。报告围绕数字贸易相关概念界定、全球数字贸易测算与贸易规模、全球数字贸易价值创造、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数字贸易时代新比较优势的来源,并针对上海数字贸易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袁志刚教授、周师迅研究员及葛劲峰老师等对张鹏飞博士后出站报告的数据定价、数字服务税和数据确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点评。

袁志刚教授认为数字产权与教育的属性类似,兼具公共性与私有性。其中公共性的两大最主要的特征是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而私有性又意味着数字产权并非是完全的公共品,因而“确权”是非常重要的。袁老师进一步指出当今处于数字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而数字经济时代体现出的三个最主要的特点便是边际成本为零、非竞争性与赢者通吃。同时数字经济想要发展,供给和需求两方缺一不可,对应的便是技术与市场。而纵观全球环境,目前数字经济的三大主要市场分别是欧盟、中国与美国,其中中国与美国都有着各自的信息及通讯行业巨头,占领了数字技术的高地,而欧盟则依靠的是其广阔的市场,因此欧盟致力于反垄断并出台了相应的竞争性条款,希望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但是数字产权与数字贸易的反垄断还有待于数字交易规则的制定。

葛劲峰老师提出数据的非排他性和外部性决定了单纯依靠完全竞争性市场是不能确定它的价格,但数据的保护与版权又是不一样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数据的生产和知识的生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数据是在使用活动中自动产生的,而非知识是依靠版权的设立来激励产生的。因此,当下新时代的数据反垄断重点应当落在如何确定数据交易的规则。

MORE  >>
通知公告
MORE  >>
研究成果
联系我们


地  址:上海市国权路600号
邮  编:200433
E-mail: essrc@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