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7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袁志刚工作室、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系列讲座第123期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514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阮梦婷同学进行专题报告——Place-Based Policy。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国家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许多国家的政府出于公平的目的对某些落后地区进行公共投资、政策优惠和补贴,以推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降低区域间的不平衡程度。这些政策被称为区位导向性政策。但是这类政策一直饱受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通过对落后地区实施优惠政策的确能够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降低不平等程度,也能够提升整体经济福利;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些区域的经济增长只是单纯的要素再分配,并不能导致国家整体福利的上升。Patrick Kline和Enrico Moretti(2014)建立了一个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框架,评估了区位导向性政策的有效性。
该文从政府采取颁布政策的目的出发,分析了区位导向性政策作为福利政策的经济学动机:促进公平。但在保证公平的同时,这种政策是否能促进整体效率提升应当分为两类情况进行分析:第一,市场完备情况;第二,市场失灵情况。
在完备市场情况下,作者建立了一个两地的空间均衡模型,并假设工人可以在两地自由流动。工人的效用由主观喜好与地方的客观效用(例如工资水平、宜居程度、房租等)组成。作者首先分析在简单的模型设定下,假设a、b地的宜居程度和土地供给弹性相同,人口将均匀的分布在a地和b地。接着,作者假设对a地进行了一项区位导向性政策(对a地企业采取25%的补贴)。将均衡结果与之前比较:a地的人口、租金、工资和实际工资都将提升;b地在有相应的负向影响。结合福利分析,在原始均衡条件下社会效用最高,在实施政策后社会总体效率下降了。因此作者得出结论:如果市场是完备的,采取区位导向性政策将会降低地区的总体水平。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作者分五种情况进行分析:公共物品、集聚经济、劳动力市场僵化、保险与信贷约束缺乏和存在已有扭曲。第一,作者认为运用成本-收益分析,当公共物品(如铁路、公路、桥梁等)的福利提升大于政府的投入时,区位导向性政策时有效的。第二,在集聚经济存在的情况下,空间可能存在多重均衡点,因此政策是否有效依赖于政策实施地区的集聚弹性。如果资源时从集聚弹性小的地方转移到集聚弹性大的地方,那么政策就可以提升整体经济福利。第三,在劳动力市场僵化和保险、信贷约束缺乏的情况下,劳动力难以在空间移动,劳动力技能与岗位的生产率不匹配。因此,区位导向性政策可以使这部分劳动力流动起来,降低错配情况。最后,如最低工资和所得税政策这样的已有政策,也可能产生了一些扭曲,但政府又难以将这些政策撤回,此时区位导向性政策可能为解决这些扭曲提供了次优的选择。
根据以上框架,Patrick Kline和Enrico Moretti(2013)的一篇论文针对上述市场失灵的第一和第二种情况进行了案例分析。该文以美国的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为例子,评估了区位导向性政策的有效性。TVA是美国最大的区位导向型政策之一,历史悠久,研究时长几乎跨越了一个世纪。1933年,TVA正式成立,联邦政府主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补贴来推动该区域的发展。文章通过简化模型、结构模型和成本收益分析,全面评估了该政策。首先,作者使用DID模型得出结论,该政策推动了该地区制造业的发展,但对该地农业部门来说,农业就业只在短期增加,长期存在负效应。那么,TVA是否提升了总体经济福利呢?它又是通过哪种途径影响国民经济呢?TVA的政策影响是单纯的要素转移还是集聚经济的结果呢?为了回答以上问题,作者建立了结构模型。结果发现,TVA主要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整体经济增长的。集聚经济推动的确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但这种增长更有可能是一种要素再分配效应。通过成本-收益分析,作者发现TVA的确提升了总体经济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