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4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袁志刚工作室和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学系列讲座145期在上海市发展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来自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的孙立坚主任报告,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发研中心周师迅处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袁志刚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点评。
孙立坚教授报告的主题是“货币政策与通胀水平”。该报告通过讨论“后危机时代”各国央行的探索及其影响,解释了为什么通胀无法带来预期效果。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非传统货币政策的意图、预防性储蓄行为的后果和后疫情时代的通胀管理。
首先,实施以量化宽松为代表的非传统货币政策的一大意图是摆脱流动性陷阱。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此时的收益率曲线往往会呈现倒挂趋势。大规模量化宽松会引发通胀预期升温,人们在此预期下会提前消费,有效需求被激活。另外,各国通胀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资产泡沫化,而非消费品价格上升,这使得居民的财富性收入增加,消费弹性进一步增大。量化宽松政策还会降低人们的风险厌恶度,从而促进风险型投资、汇集创新性资本,起到推动劳动力市场复苏的作用。
第二部分,孙教授讨论了预防性储蓄行为的后果。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会增强人们的预防性储蓄行为、降低消费支出,而消费不足会导致经济增长乏力。除此之外,预防性储蓄还会使资产泡沫增强,激发通胀预期。此时,家庭会追求更高的名义利率来对冲未来通胀率的上升,这又会促使人们购买高收益投资产品并进一步加速资产泡沫化。而资产泡沫化的一大后果便是出现赢者通吃的局面,进而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和阶层固化。消费严重不足还可能引发通货紧缩,而经济通缩将使量化宽松等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困难。
第三部分,孙教授介绍了后疫情时代进行通胀管理需要注意的几大方面。第一,要重视通胀预期的通缩效应,宏观层面应加强需求端的政策调控。由于金融业的回报是发展实体经济的机会成本,要确保第二轮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就要求构建精准滴灌的货币政策。第二,要重视经济增长的预期效应,宏观层面需要加强供给端的制度改革。要想走出长周期低谷,关键是构建创新驱动的产业政策,推动供给侧的改革。第三,要重视金融稳定的监管方式,这是一个金融层面的问题,需要兼顾宏观经济供给端长期改革和需求端短期稳定之间的关系。可以利用大数据,构建数字科技的监管体系,将“放管服”改革落实到位。最后,要重视开放经济的协调方式,促进与加强国际社会的多边协作,共同构建风险分担的国际经济体系。
袁志刚教授针对当今宏观经济面临的冲击进行了补充。袁教授认为,虽然我们正经历数字革命,但我们对数字经济的投资实际上是不足的。与工业革命、电力革命、信息革命催生出大规模机器设备投资不同,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大量资金流进了互联网平台、金融业等虚拟经济。一方面,这导致来自实体经济的投资收益率很低,当全球缺乏安全可靠的投资标的物时,美元便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充当安全资产的角色。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带来的垄断会阻碍企业竞争,进而导致TFP下降。除此之外,贫富差距扩大导致的流动性下降、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少子化现象,以及全球气候变暖也是未来研究宏观经济增长必须应对的几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