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袁志刚工作室和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学系列讲座146期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514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来自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郑钧译同学报告,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袁志刚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陈琳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点评。
郑钧译同学报告的论文为"Work of the Past, Work of the Future"。文章的背景是自80年代以来,美国不同学历劳动者的收入两级分化明显。具有研究生和本科学历的美国人享受到工资收入的提升,但是在高中或高中以下学历的劳动者中,男性的实际收入不增反降,而女性的收入在这段时期也停滞不前。而于此同时,劳动市场当中研究生和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低学历人群不再从经济增长中收益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对此本文所强调的核心解释因素为,就业结构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中等技能岗位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逐渐消失。
具体而言,作者统计了几十年时间里九大类岗位所占比例的变化。结果发现在高技能岗位基本保持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中等技能要求的就业岗位(操作员/工人、生产、办公室/行政工作、销售)不断地减少。也就是说劳动力整体出现了就业升级的情况。而如果将劳动力将学历划分,则会发现对于低学历工人来说,他们的就业变化主要是从中等技能岗位向下转移到了低技能岗位。即在非大学工作者中,就业结构的两极分化几乎完全向下施加压力。技术进步缩小了非大学毕业生从事的专业工作的范围,而这些中等技能工作在历史上有更高的薪酬水平。文章所做的模拟计算表明,这种就业结构的改变可以部分解释低学历人群实际收入下降的现象。
就业结构的两极分化还和地理位置有关,一个地方的劳动力市场往往专门从事特定行业和服务,特定行业和职业的扩张或收缩将对大城市、郊区和农村的职业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人口密度是刻画地理因素的最直观变量。文章进一步研究了人口密度和就业结构的关系,发现中等技能岗位曾经主要更多集中在人口密度高的大城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城市的这一工作技能梯度逐渐下降甚至逆转。几十年前,低学历工人可以在城市中找到许多中等技能工作,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然而这种机会已经消失,大城市的非大学毕业生只能转为从事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从而直接降低了他们的实际收入。文章认为这一大城市中的工作结构变化主要是源于两个需求侧的力量。一是自动化技术的推广以及贸易全球化使得传统蓝领制造业需求下降,二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减少了对于办公室行政文员的职位需求。
城市中中等技能就业岗位的减少可以解释非大学毕业生城市工资溢价的消失。并且在排除了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以及大萧条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之后,城市工资溢价的下降依然明显。文章新的模拟计算表明,同时考虑就业结构的两级分化以及这一变化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这两种因素后,基本可以完全解释低学历工人实际收入的下降。这一计算是在将工资结构控制不变下得到的反事实结果,如果考虑到一般均衡,低技能岗位的供给增加还会进一步导致均衡工资下降。
最后,文章探讨了未来是否会有经济力量扭转中等技能工作的衰落。新技术可以带来三类新的工作:一是技术前沿岗,即对于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维护;二是财富服务工作,这种岗位会随着高收入人群的需求而涌现,包括瑜伽指导、侍酒师服务、宠物护理等;三是“最后一公里”工作,自动化技术依然需要人力完成任务,包括订单执行人员和数据输入人员等。除此之外,作者还提到低学历人群向大城市地区的流入正在减少,以及人口密度低的郊区农村地区出现老龄化,这可以让低学历劳动者有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袁志刚教授结合文章内容发表了看法。袁教授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和推广,人类传统的工作就业将会遇到很大的冲击挑战。低技能、重复性就业岗位需求会显著下降,对应重视对于低学历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培训指导。同时未来也会有新的工作机会,可能更多出现在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层面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