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中国宏观经济学系列讲座152期简讯
发布时间:2021-05-19 浏览次数:

2021年5月19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袁志刚工作室和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学系列讲座152期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514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阮梦婷同学报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袁志刚教授、樊潇彦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陈琳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点评。

阮梦婷同学报告的文章是由Michael W. L. Elsby, Ryan Michaels and David Ratner共同撰写的“贝弗里奇曲线:一个综述”。该报告以贝弗里奇曲线为基础,探讨了劳动力市场中失业和职位空缺的相互关系与理论机制,并以美国为例拓展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的周期和长期变动因素。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概念和测度的静态事实、动态流动的基础模型与解释现实的其他探索。

贝弗里奇曲线是由William Beverage在1944年提出的,失业和职位空缺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的一条曲线。该曲线是近几十年来宏观经济学家理解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核心组织框架。他能够解释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并且能够理解失业的波动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但是,有关贝弗里奇曲线的实证测度仍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阮梦婷同学在概念和测度部分介绍了美国通用的测量失业率和职位空缺的方法,主要来自CPS(美国家庭抽样调查报告)和JOLTS(职位空缺与劳动力流动调查)。根据上述两个数据来源,可以刻画出美国的贝弗里奇曲线如图1所示。纵轴是由职业空缺率,横轴是失业率,可以明显的发现在一轮经济周期内,失业率和就业率的负相关关系。对中国来说,对失业和职位空缺的调查,尤其是后者,还是相当缺乏的。


图1:美国的贝弗里奇曲线


基础模型部分由两个模型构成,一是由Blanchard和Diamand(1984)提出的描述贝弗里奇曲线的失业、职位空缺稳态模型。该模型从劳动力的角度出发,假设劳动力有两种状态:就业和失业,通过描述在就业和失业状态之间的流动,建立起了职位需求和失业之间的关系,从而解释了贝弗里奇曲线的形状。二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戴蒙德、莫特森和皮萨里德斯共同构建的匹配搜寻模型。该模型通过岗位创造(Job Creation)和岗位破坏(Job Destruction)把寻找工作的工人和提供工作的企业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工人和企业的互动,刻画了职位空缺的供给过程。在这两个模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失业和职位空缺的市场均衡。一个经济周期内,生产率的变动使得均衡点沿着贝弗里奇曲线移动,解释了实证中观察到的职位空缺、失业的负相关系;在长期内,失业流入率的上升使得均衡点向右扩张,解释了实证中观察到的贝弗里奇曲线右移。但是基础模型也存在一些缺陷,他们难以解释贝弗里奇曲线的三个特性:振幅、协动性和它的持久性(Amplitude, Co-movement and Persistence)。

在第三部分作者整理了该领域目前的研究,对模型的设定进行了拓展分析,使之能够更好的贴近事实。作者一一探讨了工资设定、进入成本、劳动力参与率变化、工作之间的转换、搜寻强度和匹配效率等因素对模型的矫正和现实解释力。在每个部分中,已有研究首先建立实证的指标测度,其次对经典模型进行拓展和数值模拟,最后构建反事实分析。研究发现工资刚性、进入成本、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和匹配效率的确是影响美国失业变动的重要因素,而工作之间的转换、搜寻强度都不是影响曲线变动的重要因素。

袁志刚教授认为失业问题是宏观经济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报告的这篇文章主要的思想是时代在变化,在变化发生的时候会对贝弗里奇曲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前的劳动力市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失业的宏观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基于匹配和搜寻模型可以做很多拓展工作,例如互联网和目前倡导的劳动力赋能,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会对岗位空缺和失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都是我们可以思考的问题。

MORE  >>
通知公告
MORE  >>
研究成果
联系我们


地  址:上海市国权路600号
邮  编:200433
E-mail: essrc@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