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中国宏观经济学系列讲座173期简讯
发布时间:2022-06-01 浏览次数:

2022年6月1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和袁志刚工作室和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学系列讲座173期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经管学部林燕芳博士后报告,复旦大学樊潇彦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陈琳教授以及葛劲峰老师等进行深入点评。

林燕芳博士报告了一篇来自普林斯顿大学Stephen J. Redding的论文“Trade and Geography”。该论文是一篇综述性文章,回顾并梳理近年来在贸易与地理的研究进展。文章指出,过去十年中的一个关键性实证研究发现是地理因素在塑造贸易分配结果方面起重要作用;理论研究上的主要进展之一是定量空间模型(Quantitative Spatial Models)的发展。这类模型将地理因素作为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分布的一个决定因素引入,并将地理因素进一步区分为外生的地理第一性质(the First-Nature Geography),如自然禀赋,和内生的地理第二性质(the Second-Nature Geography),如经济主体彼此相对的区位选择,以分别考虑这两种性质在影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上的解释力及其相互作用。这类模型的框架设定内容丰富,不仅可以捕捉数据的一阶特征,比如商品和人口流动的重力方程(Gravity equations),而且可以对一般均衡性质进行考察,并为现实的政策干预提供反事实分析。而且,这类模型关于一些关键变量的实证预测与经验研究的实证结果相吻合。

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生产、贸易和收入在不同地理空间上的分配极不平衡。近十年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国际贸易影响经济活动地理空间分布中,地理因素起关键作用。这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聚焦于中国进入全球经济所带来的大规模冲击。有研究表明,在美国,受中国进口冲击越大的当地劳动力市场,制造业就业人口份额下降幅度越大,工人总收入下降越多。另一组研究提供了贸易自由化改革产生不平衡地理效应的证据:受进口自由化政策影响更大地区经历了较慢的贫困下降和较低的消费增长率,而受出口自由化影响更大的地区贫困下降速度更快。在传统贸易理论中,关于国际贸易的分配效应主要聚焦于国家层面。然而,如果劳动力在空间上是不完全流动的,工人的产出会受到当地劳动力市场的严重影响。近年来理论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进展是量化空间模型的发展,这类模型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区域或城市系统模型(Models of Regions or Systems of Cities)和城市内部结构模型(Models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ities)。区域或城市系统模型的一般均衡分布反映了各地贸易份额及人口分布与各地区的生产率、便利设施、住宅面积供应和运输成本等外生因素(地理第一性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评估公共政策干预对经济活动地理分布的影响结果。在城市内部结构模型中,通勤成本成为人们在该城市选择居住地和工作地相对位置的重要决定因素,结果具有吸引力的经济特征(高工资工作场所和低居住成本)的双边通勤会吸引更多具有较低特质便利设施的通勤者,直到期望效用在所有双边通勤中是相同的。同时,文章还回顾这两套理论关于一些关键变量的实证预测,例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活动地理空间分布的影响、市场准入、贸易成本等等,结果表明它们能够非常成功地合理化了计量研究的实证结果。

展望未来,结合最近的理论进展和精细空间尺度上与经济相互作用的新型地理编码数据(包括网约车数据、包含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智能手机数据、来自销售税收记录的公司对公司交易数据、消费者和公司位置的信用卡数据、消费者和公司位置的条形码扫描仪数据、通勤的公共交通数据和卫星影像数据等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许多有趣的途径,包括区分不同的集聚机制,理解新技术对工作组织的影响,以及对空间分布的原因、后果和潜在政策影响进行评估。

参加此次会议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葛劲峰老师指出传统贸易理论模型与本文的贸易模型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不存在劳动力流动,而后者劳动力可跨区域流动。因此,在劳动力可跨区域流动的贸易模型中,土地价值和各地便利设施水平在重塑经济活动地理空间分布中就起重要作用。结合中国国情,本文构建的区域或城市系统模型框架可用于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以及国际贸易协议对中国国内经济活动在区域间分布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MORE  >>
通知公告
MORE  >>
研究成果
联系我们


地  址:上海市国权路600号
邮  编:200433
E-mail: essrc@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