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5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袁志刚工作室和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学系列讲座166期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514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来自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林燕芳博士报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袁志刚教授、樊潇彦副教授等多位老师进行深入点评。
林燕芳博士报告的文章题目是“Growth and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选自《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2014)。这是一篇综述性文章,对近年来关于经济增长中的结构转型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本文的三位作者分别是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Berthold Herrendorf、普林斯顿大学教授Richard Rogerson以及曼彻斯特大学教授Ákos Valentinyi。文章考察了近两个世纪以来各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特征事实,通过拓展单一增长模型构建一个能够反映结构转型典型特征的多部门增长模型并在该模型框架中分析了促进结构转型的内在驱动力及对应传导机制,同时强调数据与模型匹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分析结构转型模型为解释一些经济现象提供新的视角。
基于历史数据及近期数据本文首先考察了各国三大部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相对规模的变化趋势。衡量经济结构转型有三个指标,分别是源自生产端的劳动力投入占比和产出附加值占比,以及源自消费端的最终消费支出占比。不同指标下的衡量结果均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农业相对规模不断收缩,服务业相对规模持续扩张;然而在制造业部门,源自生产端的两个指标衡量结果表明制造业相对规模呈驼峰型形状,但消费端指标下大多数国家的制造业相对规模变化趋势不再呈驼峰型形状。说明对于大多数国家,生产端和消费端衡量的结构转型模式普遍存在差异。
接下来,作者通过分解消费部门将包括消费和投资两部门增长模型拓展成多部门增长模型,以刻画经济活动在三消费部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间的再分配,并在该模型框架下探讨存在一般平衡增长路径并在该平衡增长路径上出现结构转型的两种极端情形。情形1:只存在收入效应。假定部门间技术进步率为常数且相等,则此时产品间相对价格不随时间而变,不存在相对价格效应。效用函数退化为Stone-Geary形式,消费偏好为非位似的,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化,消费者对各产品的偏好发生变化,进而促进经济活动在部门间的转移。情形2:只存在相对价格效应。假定效用偏好为homothetic,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化,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相对偏好是不变的,不存在收入效应。此时部门间相对技术进步率的差异带来了各产品相对产量的变化,进而通过改变产品间的相对价格影响部门间相对规模的变化。在这两种情形下,从理论上分析了促使农业部门收缩、服务部门扩张的驱动力及传导机制。随后,作者还考察刻画收入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的其他范式,并指出利用不同指标衡量的数据与与模型匹配时,要求数据衡量指标与模型相关变量的解释保持一致。因为不同指标隐含的部门定义不同,反映不同的经济行为,因此利用不同指标下的数据校准模型时可能得到不同的模型性质,对两种效应相对重要性的衡量结果产生影响。
最后,文章考察了经济结构转型在解释经济发展、经济周期、区域收入差距、工资不平等以及工作时间等议题上提供的新视角。例如传统观点认为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在工作时间上出现巨大差异的问题关键是:为什么欧洲国家商品部门的相对工作时间出现大幅下降。而从经济结构转型角度分析,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和制造业收缩、服务部门扩张,因此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商品部门工作时间大幅下降的同时,为什么欧洲国家服务部门的工作时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葛劲峰老师对本文结构转型模型的设定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解析。袁志刚教授指出,经济结构转型的本质是人类偏好随经济发展的变化与生产技术进步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学术研究中,要从模型、数学上升到对人性本质及其行为的思考,才能将现实中的经济学现象分析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