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中国宏观经济学系列讲座185期简讯
发布时间:2023-04-19 浏览次数:

2023年4月19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袁志刚工作室和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学系列讲座185期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614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郭春麟同学报告论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袁志刚教授、樊潇彦副教授、张涛副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陈琳副教授、葛劲峰老师等多位老师进行深入点评。

郭春麟同学报告的论文题目是“KINDLEBERGER CYCLES:METHOD IN THE MADNESS OF CROWDS?”。报告的论文发表于2021年,作者是Randall Morck,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商学院的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公司治理、金融市场、政治经济学和亚洲经济发展。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从索罗模型可推导,技术创新或技术进步可以解释国家经济增长的大部分。但是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很大而且有很强的外部性,尤其是对于 GPT(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通用技术而言,其会有更强的正外部效应。这种正外部性使得创新对经济的社会回报率(SRR)远远高于对初始创新者的内部回报率(IRR),因而企业在只考虑本身利润最大化进行投资的时候,对于技术创新的投资是不足的。

对于这种外部性所带来的市场失灵现象,政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干预以提高对于创新的总投资。第一种方式是知识产权保护;第二种方式是对于研发进行补贴。但是这两种方式的效果和成本在学术界颇有争议,如专利灌木丛、专利巨魔和政治游说影响等。

作者独辟蹊径从股市周期的角度来分析其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由于有限理性、从众心理等,现实中股票市场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会有周期性的牛市和熊市。当出现一个大的新事物 BNT(big new technologies),股市往往会大幅上涨,陷入狂热,然而恐慌和崩盘很快就会随之而来。比如 1790和1930年代时候的运河;19世纪40年代的铁路、20 世纪20年代的电力无线电和内燃机技术等。

虽然股市的狂热和崩盘对于后进入股市的投资者来说非常痛苦,但是正是由于这些投资者前赴后继地涌入这些BNT,这些行业里的公司才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实现扩张,加速技术创新。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而言,如果SRR远高于IRR,那么股市周期的社会收益会超过社会成本。

参会老师进行了热烈讨论。袁志刚教授认为,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均衡问题,需要对于先发创新者和模仿者之间、创新投资本身的风险以及所带来的未来垄断权之间、国内和国外等不同维度上进行权衡。除了股市泡沫以外,美国的资本市场为其公司吸引来了全世界的资金,本身就是一种“资本泛滥”,美国企业创新的资金来源相对充裕。

此外在会议的最后,老师和同学们还对于当前中国经济的重要领域如不同城市房价、不同年龄段失业率、消费者预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MORE  >>
通知公告
MORE  >>
研究成果
联系我们


地  址:上海市国权路600号
邮  编:200433
E-mail: essrc@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