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中国宏观经济学系列讲座189期简讯
发布时间:2023-09-06 浏览次数:

2023年9月6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袁志刚工作室和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学系列讲座189期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514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巴黎十大经济学教授华萍教授主讲,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袁志刚教授、封进教授等进行深入点评。

本次报告的题目是《Impact of global value chains’ participation on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华萍教授首先回顾了全球价值链及其对就业影响的相关理论。全球价值链关注中间产品的生产、贸易与附加值。贫穷国家生产并出口中间产品,富裕国家进口中间产品进行生产。实证中主要用四个指标描述对全球价值链的参与程度。(1)后向联系,该指标越大表明该国在价值链的位置越接近消费端,参与程度和附加值较低;(2)前向联系,该指标越高说明该国家在价值链位置更靠前,世界各国更依赖该国;(3)全球价值链参与,是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之和;(4)价值链位置,描述了一国价值链中位置升级的过程。

理论上而言,加入全球价值链对于就业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对富裕国家而言,一方面生产规模的扩大将带动就业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生产技术进步降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对接收国家而言,承接产业转移可以促进低水平劳动力就业,并且具有互补效应。关于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同样不一致,使用不同国家和发展阶段数据得到的结果不同。现有研究关注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他国就业规模的影响,但是没有研究对中国就业规模的影响。

从我国数据上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的就业规模在2010年左右达到最高值后逐渐下降,资本密集型产业机器与设备的就业规模呈现出相似的趋势;技术密集型的电子产业的就业规模则不断上升。我国全球价值链前向联系指标上升,后向联系指标下降,制造业参与程度和位置整体上升。

华萍教授对中国加入全球产业链对国内制造业就业规模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加入资本劳动比作为控制变量。使用数据为2005-2014年我国16个产业的就业规模数据。全球制造业参与相关的四个变量来自OECD数据库。实证结果表明,全球产业链位置与前向联系的提高对我国16个制造业的就业规模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后向联系的提高则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参与程度的提高则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从2005-2014年,前向联系的提高和后向联系的降低平均每年给我国制造业就业规模带来了1.13%的规模下降。这些结果在加入控制变量、剔除石化产业后保持稳健。

华萍教授最后分析,过去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得益于全球良好的经济环境、各国企业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动力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动力。近年来,全球价值链正在重塑。主要原因包括:新冠肺炎疫情体现了全球价值链的脆弱;产业升级提高了技术而非劳动里在生产中的重要性;俄乌冲突、中美关系等事件使得全球产业链使得区域产业链的方向发展。对我国而言,全球价值链重塑对我国产业升级、消化剩余产能和就业会带来负面影响。

参会老师和同学开展了积极的讨论。袁志刚教授指出全球产业链存在着“去风险”“去中国”的趋势,但是中国制造业有着很强的韧性。封进教授指出在就业角度,目前还出现了劳动力群体就业意愿较低的现象。华萍教授也进一步讨论了加入全球价值链的福利效应,这也同样与许多因素相关,比如政府政策等。

MORE  >>
通知公告
MORE  >>
研究成果
联系我们


地  址:上海市国权路600号
邮  编:200433
E-mail: essrc@fudan.edu.cn